1些不容易发觉的病毒通过旅行人群传播,很容易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科学美国人》杂志近日载文称,有4种病毒特别值得关注。虽然病毒学家和流行病学家尚不知哪种病毒可能成为下1个“寨卡”,但他们给出了对这些病毒不能不警惕的理由。
马亚罗
位于加尔维斯顿的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病毒学家斯科特·韦弗说:“10多年来,我1直在揣摩马亚罗,它可以通过埃及伊蚊在人群中传播、蔓延。”
马亚罗是1种在临床上与基孔肯亚病很难辨别的病毒,可致使发热、发冷、出疹和可延续1年多的独特疼痛,更重要的是该病毒还能在人体内循环。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马亚罗和基孔肯雅热的疫苗和药物,但1旦这些疫苗和药物出现,它们可能会出现病毒特异性。
与基孔肯亚病的这些类似性正是马亚罗可能普遍流行的缘由,这4种病毒 或将成下一个“寨卡”病毒。这两种病毒本来都是由森林里的蚊子传播,例如在亚马逊河等地区出现的感染病例。不过,基孔肯亚病适应性很强,已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这致使2016年9月仅在美国就有10万确诊病例。
马亚罗可能一样具有这类适应性。在实验室里,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已作为马亚罗潜伏的传播媒介。更重要的是,最近几年来在巴西阔别森林的1些大都市已出现相干病例。2016年9月海地出现该病毒,进1步表明了该病毒适应城市圈的可能性。韦弗表示,侵入该地区的多是这类病毒,也多是能更好适应城市传播的该病毒变体。
裂谷热
对大多数人来讲,裂谷感染只是发热和发冷这类简单疾病。但是对有些人,这4种病毒 或将成下一个“寨卡”病毒,它可能发展成伴随异常出血或脑部炎症等症状的出血性疾病。有1半的裂谷出血病例是致命的,而且没有医治方案。
自20世纪初裂谷病毒在肯尼亚发现以来,该病毒1直局限于非洲。但是,2000年该病毒离开非洲大陆,蔓延至阿拉伯半岛。到2014年,该病毒大范围爆发,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类病例和数以百万计的畜生死亡。最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人死于出血性疾病。
加州大学戴维斯兽医学校健康研究所病毒学家布莱恩·波德表示,现在还不知道这类病毒是不是正在变异成更致命的病毒。
裂谷热的1大问题是,该病毒可由30多种蚊子传播,其中有19种蚊子原产于北美洲。野生和家养动物都可能感染这1病毒。
波德说,如果这类病毒到达北美和非洲,将对动物健康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裂谷热可能通过飞机或轮船上携带该病毒的蚊子传到美国。所幸的是,目前疫苗的研制工作已相当先进。
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疾病由蜱虫传播。这恍如是个好消息,由于蜱虫感染可能比蚊子传播更慢。不过坏消息是,这4种病毒 或将成下一个“寨卡”病毒,克里米亚-刚果病毒的致死率已达40%。经确认,该病毒1944年已从非洲传到中国。
近几年,该病毒的传播速度仿佛正在加快:2002年,该病毒传至土耳其,到2015年已导致1万多人感染;2012年,该病毒传至印度;今年9月,西班牙发现两例病毒热案例,导致1人死亡。波德发现,目前很难界定这是1次性引进的病毒,还是为适应欧洲环境而变异的病毒。
除几近全身所有地方出血外,感染这类病毒后还会出现皮疹和发热等症状。目前,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已用于治疗克里米亚-刚果病毒引发的疾病,但效果其实不10分明显。
乌苏图
“欧洲异常酷热的夏天致使乌苏图病毒在德国鸟类中爆发,大量鸟类因此死亡。法国、比利时、匈牙利和荷兰同时也报导了类似现象。而在此之前,乌苏图仅局限在某些地区。”德国本哈脱诺赫脱热带医学研究所病毒学家丹尼尔·凯达尔说。
乌苏图是1种由常见的库蚊传播的病毒,可导致类似西尼罗河热1样的疾病:头痛、发热、神经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因乌苏图感染死亡的病例中并没有任何症状。根据今年9月发表在《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杂志上的1份研究指出,摩德纳附近超过6%的意大利人最近不知不觉地感染了这类病毒。2013年克罗地亚报告称,虽然唯一3个案例,但免疫力降落的人群最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我们不能低估这类感染。”韦弗正告说,乌苏图病毒发现的地方距离20年前爆发西尼罗河热的地区其实不远。当时,西尼罗河热疾病在东欧小范围爆发,而人们其实不认为它是1种严重致病的病原体。“乌苏图是1种禽流感病毒,就像西尼罗河病毒1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世界许多地区传播。同时,气候变化意味着可能有更多鸟类遭到感染,而人类感染这类病毒的可能性也更大。”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