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资讯

注意!乙肝疫苗注射后并不一定产生抗体!

2017-04-28 13:51:55 来源:
分享:

通常乙肝疫苗有效期为3~5年,乙肝疫苗按规定时间接种了3次,但几个月后复查乙肝病毒5项指标,疫苗没有产生效果——乙肝表面抗体始终不产生,注意!乙肝疫苗注射后并不一定产生抗体。因此,注意!乙肝疫苗注射后并不一定产生抗体,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

、检测方法不精确:实际已产生抗体,但因检测方法不精确而致结果阴性。这时候应当用最灵敏的方法,如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来重新检测。由于有的地方检测方法不先进或不灵敏而得出假阴性结果。

、免疫反应太弱: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太弱,只产生微量的抗体,以致用先进的检测方法仍未能发现表面抗体的踪影。这时候可加大乙肝疫苗的剂量,每个月注射1次,共3次。同时,注射乙肝疫苗适用其他免疫刺激药物,如猪苓多糖、卡介苗等,被认为可以提高免疫效果。

、已产生藏匿性感染:如按规定时间接种后仍不产生表面抗体,则可利用PCR方法检测被接种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核酸。由于,有少数病人实际上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其乙肝表面抗原的量很少,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查不出来,或乙肝病毒已产生变异,与普通试剂不产生反应,另外还可能有其他缘由。这些病人虽然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产生免疫反应而机体呈免疫耐受状态,在这类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不会产生表面抗体。或可检测其他肝病毒标志物,如核心抗体、e抗体、e抗原等是否是为阳性。如果为阳性则说明感染了病毒,在这类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可能不会产生抗—HBs。

、有乙肝家族史:或常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人,应特别注意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乙肝家庭成员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极高,有1些成员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藏匿状态。乙肝患者所生的子女,在诞生后1定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以阻断大部份乙肝病毒的传播。但是,即使是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仍会有极少数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这可能与母体孕期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和遗传因素有关。对此家长没必要大惊小怪,也不要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肝功能变化相当重要。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点者:有类似情况的人不容易产生抗体,如晚期肾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感染者等。

、乙肝病毒产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其生物特性有了新的变化,可以使乙肝疫苗没法发挥作用。另外,1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所不同。亚型种类有多种,乙肝疫苗是针对主要的病毒亚型而设,所以难免有顾及不到的亚型,如果是较为罕见的病毒亚型,乙肝疫苗也不会有保护作用。

、另外部份人即便接种全程乙肝疫苗,也有5%~10%接种者不产生乙肝抗体或只产生低滴度的抗体,对这些无应对或低应对的儿童应屡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抗体产生。

总之,接种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者,可以加打1个疗程;如果还不产生抗体,应注意排除是否是为藏匿性或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者,和是不是存在乙肝病毒变异情况。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