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资讯

人口老龄化加剧 心血管疾病不得不防!

2017-05-08 11:54:44 来源:
分享: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病发和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每一年约新增60万急性心梗患者。

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强调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提升各级医院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目前,全国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有63家,需要进1步加速胸痛中心的培训和认证工作。

作为打造中国血汗管疾病防治战线的核心气力之1,人口老龄化加剧 心血管疾病不得不防,中国心血管健康同盟将加速胸痛中心认证和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在此次会上,葛均波院士和霍勇教授均强调,我国AMI初期辨认和诊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要解决这1系列的问题,不但要加强临床医师本身水平,更需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完全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上建立起完全的胸痛救治机制,推动胸痛中心的建设和急救网络的对接。而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对胸痛中心和区域急救网络建设的有积极推动作用,应当被广泛推行。

将信息化和大数据融入胸痛中心的建设、质量控制和区域急救网络的构建,人口老龄化加剧 心血管疾病不得不防,是改良AMI救治流程和患者结局的新思路。对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信息化改造可以帮助医院完善胸痛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实现院前急救系统和院内绿色通道的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节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通过对胸痛数据的分析,也能够实现对胸痛中心运行质量的延续监督和改进。

对胸痛中心和区域急救网络的信息化改造,我国已有成功经验。例如苏州市成功探索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模式,通过协同3级医院胸痛中心、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实现了患者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急救数据同享和院间转运体系和院内急救体系对接,使整体急救时间缩短为80分钟,急诊PCI数量稳定上升,患者满意度提升。苏州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全国胸痛中心建设和急救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血汗管健康同盟将联合阿斯利康中国和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人口老龄化加剧 心血管疾病不得不防,在未来3年内推动1000家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和认证工作。相信借力信息化管理,进1步完善AMI急救机制,将促使更多AMI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地诊疗,从而早日遏制急性心梗死亡率上升趋势。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