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可谓“咳嗽季”,有的人咳痰,有人干咳,有人更是反反复复终年不愈。但是许多人认为秋季咳嗽只是1时不舒服的感受,随便吃点药便可了事。但是面对清热、润燥、养阴等各种功效的药品你能选对药吗?
目前临床上常常使用的咳嗽药有很多,如川贝枇杷露、复方鲜竹沥液、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蛇胆陈皮口服液、复方甘草片、牛黄蛇胆川贝液、止咳橘红口服液等,具体按功效又分为清热、祛寒、化痰、润燥、养阴等几大类。
许多患者在种类繁多的药物当中难以选择,常常选错药,延误了病情。专家总结了下面几点意见,帮助大家选对药,治好病。
1辨寒热
1般人咳嗽都不是终年如此,而只是受了风寒、风热等侵袭,常常病程在3周以内,属于急性咳嗽的范围。这时候,辨明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相当重要。
风寒咳嗽1般会喉咙发痒,痰稀色白,秋季咳嗽怎么办?中医教你五步选对药,或伴随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这时候应当选择疏风散寒的药物,如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等,痰多者还可选用蛇胆陈皮口服液。
而风热咳嗽1般比较剧烈,咳声沙哑,咽喉肿痛,痰黏发黄,或伴随流黄涕、口渴、头痛等症状。这时候应当选择疏风清热的药物,如桑菊感冒片、清肺丸、清肺抑火化痰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风寒还是风热引发的急性咳嗽,都不要在初期服用蜜炼川贝琵琶膏、养阴清肺丸等养阴敛肺收涩的中药,由于对外感的急性咳嗽来讲,咳嗽本身是遣散外邪的进程,如果初期即用收涩药止咳,虽然咳嗽可以很快减缓,但外邪却留在了体内,使感冒病程延长或可能演化成其他慢性疾病。
慢性咳嗽的人,也不建议单纯使用止咳药来解决病痛,应当首先到医院查明病因,采取长时间的对证医治。
2听声音
咳嗽的声音也能够判断出证型的不同。总的来说,咳嗽声低气怯的属虚,洪亮有力的属实。
如果咳声重浊,其音不扬,1般是风寒咳嗽或痰湿咳嗽;
如果咳声音调高,气味粗,频频发作,则多是风热咳嗽;
秋季咳嗽常是干呛咳,1般口燥咽干,没有痰,这是燥邪侵犯人体引发的,合适服用养阴清肺丸、秋梨膏、川贝枇杷露等润燥之品;
如果咳嗽声怯,语音低,加上容易出汗,怕风寒,则常是肺虚咳嗽,方剂经常使用甘草干姜汤、生脉散、4君子汤等,以巩固肺气;
如果咳嗽阵发,声音洪亮高亢,伴随口苦,胁肋发胀等表现,则常是肝火犯肺导致的,方剂经常使用黛蛤散合泻白散等,平时还要注意情绪的疏导。
3看痰液
痰常与咳嗽并见,很多人知道白痰属寒,黄痰属热。实际上,不但是色彩,痰液的质、量、味等都反应了疾病的情况。
咳嗽者若少痰或无痰,多属燥热、阴虚;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或虚寒。痰质淡薄者多属风寒,痰质黄稠者多属风热。
如果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多为肺热或阴虚伤络,治疗宜用养阴清肺丸,或银耳百合羹、秋梨膏等;痰中有腥味为痰热,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或在饮食中适当加入鱼腥草。
痰味甜多属脾虚,痰味咸多属肾虚,这些都应由专业医师进行辨证论治。
4记时间
咳嗽的时间可以帮我们判断咳嗽的证型。1般早上咳嗽加重者,多咳声重浊,咳痰后减轻,这1般是痰湿、痰热咳嗽,药物可以选择复方鲜竹沥液、蛇胆陈皮口服液、止咳橘红口服液等。午后或傍晚咳嗽加重,咳声轻微急促者,多是肺燥阴虚,医治经常使用养阴清肺丸、川贝枇杷露等。
夜间平躺时咳嗽,坐起来好转者,多是有水饮压迫肺脏,治疗常选苓甘5味姜辛汤等。
1年4季也有不同,比如咳嗽冬季严重夏天减轻的,秋季咳嗽怎么办?中医教你五步选对药,多是寒性咳嗽,治疗常选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等。秋季发作、口燥咽干,多是肺燥咳嗽,药物常选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等。
5审病势
病势和病程是判断咳嗽属外感还是内伤最直观的特点,1般来讲,病势急,病程短的多是外感咳嗽,此时不宜服用诃子、5味子等敛肺收涩的药物;
病势缓,而病程长的多是内伤咳嗽,多因本身正气不足,不能及时将邪气排出体外而生,此时不能盲目选择疏散外邪的药,如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等,否则易耗阴,伤肺气。
咳嗽在发展进程中,还会出现1些兼证,比如咳嗽伴随两侧胁肋疼痛者,多为肝气化火,可选择疏肝、泻肝的黛蛤散医治。常常咳嗽伴随鼻塞、汗出者,常是体质不好、肺气偏虚的表现,医治可用玉屏风散或御寒汤,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