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病发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1。由于肺癌初期症状病发不明显,患者发现病症时大多已经是中晚期,因此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1%。据本网站编辑了到,有关专家介绍,肺癌有3大类,医治前须弄清。
3类肺癌,病发机制和医治策略各不同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1龙教授介绍,现在1个确诊肺癌患者在决定医治方案前,首先要弄清楚到底属于3大分类中的哪种。3种肺癌的病发机制不同,治疗策略也不1样。
1种是已知出现基因突变的,50%的肺癌病人可以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靶向药物厄洛替尼针对此靶点,对这类肺癌有效。“但临床很多病人,不管372101就要求用靶向药物,如果不存在基因突变就用靶向药物,其实就是‘浪费钱’。”吴1龙说。
第2种是鳞癌,已非常明确与吸烟相干。目前鳞癌的医治效果10分不满意,只有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药物。
而第3种是腺癌,目前医治的手段比较多。
生成血管,肺癌有三大类!治疗前须分清,是肿瘤的本性
吴1龙介绍,肺癌有三大类!治疗前须分清,血管生成是肿瘤的本性之1。肿瘤特点是无穷制地生长,通过血管吸收氧和营养。如果没有血管,肿瘤长到1定程度时就没法增大,肺癌有三大类!治疗前须分清。因而,肿瘤自己会产生大量的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进入血液,促进肿瘤生长。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同济大学肺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彩存教授也表示,肿瘤是由于其血管生长能力,因此会产生转移、耐药、复发,因此,肿瘤医治常常不能手术1切了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大量分泌以后就引诱血管生成,但是这个血管生成不是正常的血管,是杂乱无章、结构也不完全的血管,因此这些新生成的血管处于缺氧状态,为了改进血供便接连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生成新血管,但缺氧愈来愈严重,构成了恶性循环。如果血管生成能力控制好了,绝大部分肿瘤就能够很好地控制。”
如今,科学研究已正式发现,肿瘤的产生发展不但与肿瘤细胞本身的增殖有关,肿瘤周围“微环境”的变化也是1大重要因素。通常,存在于恶性肿瘤周围大量异常的血管构成了1个失衡的代谢微环境,这将加速肿瘤疾病的发展。
低收入肺癌患者,可申请药品支援
日前,贝伐珠单抗通过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可以用于我国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1线医治。贝伐珠单抗是1种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新生血管,退化现有血管和抗血管通透性,使失衡的肿瘤微环境重新取得平衡,从而帮助化疗药物等治疗药物更好地作用于肿瘤。不过,有咯血症状、肿瘤侵犯大血管、血管栓塞、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合使用这类药物。
据了解,中华慈善总会已启动支援项目,帮助低收入肺癌患者群体取得及时有效的药品支援。到2016年,该肺癌慈善支援项目将在全国具有50个发药点,覆盖区域达150个城市。
总而言之,肺癌治疗之前,1定要分清类!了解更多疾病资讯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相关新闻
下一页:保护子宫 从预防子宫癌做起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