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是1种异质性疾病,其定义包括呼吸道症状如随时间而强度变化的喘息、气短、胸闷与咳嗽,伴随不同程度的呼气气流受限。
哮喘是1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国家的病发率占人群的1%⑴8%,哮喘症状的特点为强度随时间变化,通常有触发因素为如抗原或刺激物暴露、季节变化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哮喘症状与气流阻塞可自发或经治疗减缓,有时在1段时间内如数周或数月无症状;也可产生急性加重乃至要挟生命并给患者与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全球抗哮喘药物市场
根据WHO统计,全球有2.35亿人饱受哮喘的折磨,2016抗哮喘药物的潜伏市场将超过180亿美元,并以2.4%的年增长率上升。
我国抗哮喘药物市场
我国哮喘的病发率约0.5⑸%。这些年,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装修、食品添加剂、家养宠物、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哮喘病不但在老年人多发,在年轻人和儿童也是愈来愈多,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吸入疗法需推行普及
吸入疗法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医治哮喘的首选疗法,是指将药物以气雾或干粉等方式吸入呼吸道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优点在于:
吸入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没必要经过血液循环,便可迅速到达病变部位,使药物没必要受口服时生物利用度和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某些平喘药物吸入后3~5分钟即可发挥平喘作用,因此起效快,可以快速扩大支气管及对抗气道炎症。
吸入药物所需药物剂量小,吸入药量仅为口服药量的1/20~1/10,故药物引发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口服给药,例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推荐剂量内很少出现口服激素引发的全身性不良反应。不经过胃肠道,不受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无消化道不良反应;不经过肝脏代谢对肝脏无侵害,看中外营销格局 谈抗哮喘药物市场,进入血液中的药物少,对肾脏的毒性小。
1些脂溶性药物被吸入后,不被气道黏膜吸收入血,只作用于局部。既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又可以减轻因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用药产生的全身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医治哮喘的利用上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使得糖皮质激素可能成为治疗哮喘的1线药物。
吸入器体积小、轻巧、携带方便。
与全球用药情况比较,我国使用吸入性药物水平仍然较低,特别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看中外营销格局 谈抗哮喘药物市场。吸入性药物对哮喘医治特别重要,需加强对患者的宣扬,增加患者用药的允从性。另外,进口药物价格偏高也限制了其在基层市场的普及推行,可采取经临床验证有效、质量可靠、安全性高的国产吸入性药物作为主要的抗哮喘医治药物,为更多的哮喘患者服务。
哮喘是慢性病需坚持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还有很多病人不知道哮喘是个慢性疾病,看中外营销格局 谈抗哮喘药物市场,它和高血压、糖尿病1样,都是应当坚持长时间医治的。目前的状态是,很多病人是在哮喘加重或发作的时候才去医院看急诊,乃至还需要住院,而在症状减缓后,就不再坚持长时间医治。“实际上,哮喘医治最重要的是预防发作和坚持用药,直到不再发作,然后用药量再渐渐减少。”钟南山认为,对哮喘而言,“发作治疗是下策,不让它发作是上策。1个大夫,不让哮喘病人发作,才是最成功的。”
在药物的选择上,中国的哮喘病人也有很多误区。“大多数病人还是用快速减缓症状的药为主,很少用控制药物。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控制的药物长时间用,减缓药物在病情出现加重的时候按需用。”林江涛说。与此同时,临床上还有很多病人不太愿意选用西药,“他们认为西药像‘抽大烟’1样,容易上瘾或产生依赖,实际上我们现在用的药不具有依赖性,只要按需用药,不过量使用就不会产生依赖,控制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少用药量。”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医治哮喘的基石药物,在全球10大抗哮喘药物中占1半以上。钟南山还特别指出了1个常见的误区,“很多病人抗拒使用皮质激素,特别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谈激素色变。其实,哮喘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是安全的。在医生指点下用药,并且坚持定期随访,哮喘完全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相关新闻
上一页:青春期间睡不好 糖尿病要来找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