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的症状并没有明显表现,因此为胃癌早期诊断增加难度。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新发胃癌95.2万例,死亡72.3万例,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死于胃癌。
近30年对上海瑞金医院胃癌患者生存率的统计发现,早期医治后5年生存率为90%以上,晚期则不足10%,因此胃癌的初期诊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目前经常使用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等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不高,急需采取新的技术平台来挑选胃癌诊断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炳亚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新近利用人蛋白质组芯片成功找到多个高特异、高灵敏度的胃癌血清标志物。相干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蛋白质组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份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杂志上。
胃癌早期的症状没法预测,胃癌诊断标志物的出现为胃癌患者带来了福音。此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以胃癌为对象,采取包括约1.7万种蛋白质的人蛋白质组芯片分析了37名胃癌患者、50名健康人的血清,找到了44种差异表达的本身抗体。接着,科研人员采取这44种抗体所对应的蛋白定制芯片并扩大样本量,进行第2轮挑选。实验当选取300名胃癌患者、314名胃癌高危患者、300名健康人的血清,终究得到7个候选生物标志物。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CTSF蛋白质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胃癌特异性。基于标志物与胃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干性分析,胃癌早期的症状诊断有盼头:新增血清标志物特异性高,发现高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
该研究挑选出的7个胃癌血清标志物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单个或多个传统标志物联用的诊断方法,显示出很高的胃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临床利用价值。而且,该研究建立的基于蛋白质组芯片的血清标识物发现流程具有通用性,可方便地移植于其他肿瘤和免疫相干疾病血清生物标识物的系统性发现。
该研究目前已取得7份专利授权,科研团队正积极与相干企业展开合作,胃癌早期的症状诊断有盼头:新增血清标志物特异性高,推动成果转化利用。该论文共同第1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杨丽娜博士、王靖方副教授和上海瑞金医院李建芳博士。胃癌早期的症状虽然不明显,但是有了血清标志物,胃癌早期诊断就成为现实了,胃癌早期的症状诊断有盼头:新增血清标志物特异性高!更多与胃癌相干疾病资讯,请关注本网站。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